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,中國大地上綠色的種子越播越多。如今,一個個生態美的城市、鄉村,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,也成為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亮麗風景,越來越多的地方“吃生態旅游飯,走綠色發展路”。

做好山水文章
“舊說天下山,半在黔中青?!辟F州省是中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,山地和丘陵占其面積90%以上,是名副其實“山地省”。山高谷深、溝壑縱橫,重重大山曾是阻礙貴州發展的屏障。大山也是貴州獨特的符號與標志,這里有神秘梵凈,也有磅礴烏蒙,它們共同在貴州大地上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山川景觀,正是做山水文章的好素材。
思路一變天地寬。貴州有著良好的生態優勢,是全國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省份。貴州充分利用后發優勢,把旅游業打造成展現其生態環境優勢的產業?!笆濉币詠?,貴州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,并著力打造生態旅游品牌。貴州省將大旅游、大生態作為發展“長板”,通過發展生態旅游助力行業轉型升級,帶動綠色經濟發展,實現景美民富的美好愿景。經過幾年的發展,“山地公園省·多彩貴州風”已成為旅游業界響當當的品牌。世界著名的旅行指南《Lonely Planet(孤獨星球)》推出的2020年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中,貴州成為中國唯一入選地區。這個“山地公園省”正成為近悅遠來宜居家園、旅游樂園。
2021年,青海省印發《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行動方案》,并編制《黃河國家文化公園(青海?。┙ㄔO保護規劃》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(青海段)建設保護規劃》等專項規劃,謀劃了一批既有生態體驗又有文化感受的精品項目,打造青藏、青川、青新、青甘區域生態旅游大環線,將生態旅游文章越做越大。
近年來,以貴州、青海為代表的中國中西部很多地區依靠當地自然資源,大力發展森林旅游、森林康養、沙漠旅游等生態旅游,掀起西部旅游熱,實現了旅游業發展的“彎道超車”。攜程發布的《2022清明小長假出游洞察》顯示,今年清明假期,西部旅游領先東部恢復,重慶、西安、昆明、烏魯木齊、貴陽、綿陽、樂山等西部旅游目的地受到游客歡迎。東西部旅游目的地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,東西部旅游發展不平衡現象得以改善。
保護與發展相得益彰
時間回到2005年8月15日,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時提出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。從那時起,余村堅定踐行這一理念,關停礦山、水泥廠,封山育林,修復環境,轉型綠色發展,從“賣石頭”轉為“賣風景”,走上了生態美、產業興、百姓富的發展之路,美麗鄉村一步步成為現實?!皟缮健崩砟钜矎挠啻遄呦蛉珖?,在各地落地、發芽、長成參天大樹。
近10年來,中國生態旅游發展之路越走越寬。
各地積極舉辦生態旅游節會活動,僅2021年,就有江西第三屆森林旅游節、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推介會、廣西桂東南嶺南風情生態旅游聯盟推介會、新疆冰雪旅游節等,豐富的生態旅游產品成為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。此外,2021年首批5個國家公園的正式設立、冰雪旅游大發展等,都給生態旅游業注入了新鮮活力。據統計,2021年全國各類自然保護地、林草專類園、國有林場、國有林區等區域共接待游客超20億人次,生態旅游游客量已恢復至2019年的約70%。
綠色空間不斷增加
3月12日,植樹節當天,北京市民甘萍帶孩子報名參加了一個名為“我為地球加點綠”的植樹節主題研學活動。在位于昌平區的一處生態園里,24個家庭挖坑、栽苗、填土、澆水,種下了24棵油松。
今年是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41周年,愛綠、植綠、護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,參與植樹的群眾日益增多,且有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。宋可供職的旅游平臺,專門經營青少年戶外旅行業務,她告訴記者,每年春季,植樹類研學活動十分受歡迎。全民參與植樹,有效地促進了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,擴大了城鄉綠色空間,也改變了人們的觀念。
這些“小而精”的城鄉綠色空間,為市民提供休閑、運動的場所,也是游客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;它們是生態治理的成果,見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;它們融自然風光與當地歷史文化于一體,成為展示當地文化底蘊的載體。
今年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、商務部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、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印發的《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,綠色消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,并明確將有序引導文化和旅游領域綠色消費。